1962年10月,我被分配到曲阜師範學院附中任教,開始了我的教育和科研生涯。一開始就教高中物理,并擔任副班主任工作。除了上好課以外,我還組織學生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條件,開展了6項課外實踐活動:⑴安裝白熾燈電路;⑵安裝日光燈電路;⑶安裝配電盤電路;⑷學習使用擴音機(當時我們學校使用的是美多150電子管擴音機)并實地安裝高音喇叭(6個25瓦);⑸利用熱敏電阻(或光敏電阻)設計安裝自動控制裝置;⑹實地學習操作學校水塔的水泵及電磨坊的電動機。每天課外活動時間,學生分組進行活動,很是活躍。學生收獲很大,既學習提高了實際動手能力,同時培養了學生勇于實踐、敢于實踐的精神。
後來,考入大連海運學院的朱體俊(現在退休在天津)和霍修金(已經早逝),給我來信說,由于在中學開展的課外實踐活動,使他們得到了鍛煉,學會了實際動手的本領,到了大學做電學電工實驗時,得心應手,成了輔導其他同學操作的小先生了,他們感到很自豪。看來這項活動是很有意義的。鑒于此,大約在1964年我寫了一篇文章,寄給當時全國唯一的一份适合中學物理教學的雜志――“物理通報”(當時是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,現在是由河北大學主辦),但是文章石沉大海,杳無音信,成了我第一篇投稿沒有得到發表的文章。
之後,我依然堅持根據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所行所思撰寫論文,迄今已發表論文100多篇,均是直投編輯部,沒找任何人走後門說情,結果是百發百中,心裡十分踏實和坦然,自感欣慰。